欢迎访问云南教育人才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作文素材积累:文化传承

2025-07-20 14:00 257

教师资格作文素材积累:文化传承

好句好段

  • 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根底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张涛甫)

  • 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柴静)

  •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重回汉唐》)

  • 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上,仰望浩瀚历史的星空,居于中间的“人”,是为赓续千年的薪火所在。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将激发“以文化人”的精神力量,助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 文脉绵延,熠熠重光;承古拓今,生生不息。

  • 倾耳敬聆,典籍中蕴含的先贤智慧之声绵延千载仍回荡不绝;极目远眺,文物上镌刻的华夏文明之光穿过岁月仍熠熠生辉。我中华文化,历五千年之岁月沉淀,早已幻作民族的丰碑。习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对我们来说不可或缺。泰戈尔曾言:“古老的种子,他的生命胚芽蕴藏于内部,只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因此,立足新时代的沃土,我们仍要弘扬传统文化,赓续华夏薪火。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岁月洗去历史的尘埃,淘尽浮华的喧嚣,留下辉煌的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丰盈了炎黄的灵魂;百年的征程,将树起吾辈的自信;千百年的未来,他们站在这片热土,愿他们感叹:正是这些人传下着熠熠生辉的文明,正是这些人树立了应有的文化自信。

  • 文化自信是青年心中之骄阳,似火,点燃他们内心的热爱,不自卑,不媚外。

  •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之灯塔,似光,照耀我们前进的方向,不迷茫,不踌躇。

  • 文化自信是国家富强之基石,似路,铺就人民向往的大道,不抱怨,不放弃。

  • 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文化自信是不忘来时路。

  • 一世纪风雨征程,九万里风鹏正举。文化自信是砥砺奋斗途。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文化自信是正视未来路。

  •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这悠悠的千载华夏情,是我们心的归宿;这茫茫的万里山河阔,是我们身之所安。我们树起文化自信,才能“任他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

名人事迹

  • 2021年农历新年伊始,河南卫视春晚上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爆出圈,霸屏热搜多日。14名身着齐胸衫裙,体态丰腴、神情娇憨的年轻舞者是《唐宫夜宴》的主角,她们仿若唐装仕女从古画中走了下来,用活泼俏皮的舞姿展示了仕女从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丰腴的身姿、三彩元素的襦裙、月牙型妆容,让观众仿佛穿越回了1300年前的唐朝。现场还运用了先进的3D和AR技术,让虚拟影象与现实舞台交相呼应,演员们动作俏皮,穿梭于多种国宝级文物影像之间,整场演出给观众们留下了身临其境的深刻印象。正是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让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更独特的魅力,提高了观众的受众。

  • 黑神话.悟空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蓝本,融合了传统神话元素与现代游戏设计理,不仅展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 让全球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从游戏的命名到整个游戏内容,由小及大,由浅入深,无处不彰显深厚且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以游戏这种极具吸引力、大众化且新颖的方式,使得中华传统的文化走到世界更远更宽泛的群体中,让孙悟空这个在国内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再次走上世界舞台,让全球范围内的玩家,再次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增添了文化传播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思路。

  •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国家宝藏》的追求在于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是一件陈列品,而是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文艺手段来为观众演绎“国宝”,邀请了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故事,对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进行充分解读,让观众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

  • 近两年,无论是因外观好看,还是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汉服越来越出圈,抖音等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汉服的流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汉服穿搭心得和体验。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汉服的流行趋势得以迅速扩散,成为年轻人中的时尚潮流。从“汉语热”到“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再到如今的“汉服热”,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敬仰和传承。是对文化自信的最好诠释。随着汉服热的兴起,汉服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拉动文化的经济价值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中国的服装文化更一步走向世界。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在线咨询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博信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层1601号
电话:0871-65096633 15812071159 邮箱:ynjyrc@qq.com
版权所有:云南教育人才网
滇ICP备2022007886号-4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871-65096633 13312583674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