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教育人才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格考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2025-01-16 10:16 144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二中进行考查。

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

童年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阶段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阶段

6.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教育启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在学校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中学生正处于第五阶段。

帮助处于学龄期的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学生总是在努力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个体。但他们马上就不得不面对现实,学生一旦被划入低水平组或被评为差等级,他们就很快失去了最初对成功的期望,这将可能导致颓废。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评价以及课堂组织的方法对儿童的自我概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帮助学生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青少年想被看作一个成人。他们一般愿意以类似成人的行为作出反应,这一原理意味着:中学生绝不应该被当作“孩子”看待;绝不应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青少年;给以明确的指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要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

例题解析

1.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

2.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强化自我主动性

B.培养勤奋感

C.建立自我同一性

D.获得亲密感

3.韩波进入中学后,经常独立思考“我是谁”,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韩波的人格发展处于()

A.主动对内疚阶段

B.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C.自我整合阶段

D.自主对羞耻和疑虑阶段

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冲突和矛盾主要出现在哪个年龄阶段?()

A.3—6岁

B.7—12岁

C.13—18岁

D.19—25岁

参考答案

1.C

解析:幼儿在1~3岁,主要是自主对羞愧,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2.C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2—18岁个体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3.B

解析:韩波是中学生,属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青年期(12—18岁),心理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自我同一性,主要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

4.C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主要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对应的年龄阶段为12~18岁。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在线咨询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博信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层1601号
电话:0871-65096633 15812071159 邮箱:ynjyrc@qq.com
版权所有:云南教育人才网
滇ICP备2022007886号-4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871-65096633 13312583674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联系QQ
返回顶部